全感。
蓝溪的鼻子瞬间酸涩难当,眼眶发热。她看着父亲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关节粗大、布满裂口和老茧的手,捧着那微薄得令人心酸的“全部家当”,她猛地别过头,强忍住几乎夺眶而出的泪水。她不能要,绝不能要。这不仅仅是钱,这是二老的命根子,是她最后一道心理防线。如果连这个都投进去,她将背负上无法承受的情感债务和压力。
“爸,妈,这钱你们收好,绝对不能用。”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,将布包推了回去,“我自己有办法,你们别操心。”
她开始向外寻求资金。第一步是银行贷款。她穿上最正式的衣服,将商业计划书反复修改打磨,力求清晰严谨,带着全部身份证明和毕业证书,走进了县里和市里的几家商业银行。面对信贷部的经理,她尽可能冷静、有条理地阐述项目前景、市场分析和还款计划。
然而,过程远比她想象的艰难。她太年轻,没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(房产、车),没有稳定的收入证明和信用历史,创业项目属于**险的服务业,且她所描述的那种“高端”、“专业”的概念,在小城的银行经理听来,过于抽象和前沿,缺乏成功的本地案例支撑。尽管她的计划书做得漂亮,言辞也恳切,但对方审视的目光中,更多的是谨慎和怀疑。
“小姑娘,想法是好的,但创业不是过家家。你这个…风险太大了吧?”
“没有抵押物,光靠一个计划,我们很难审批通过啊。”
“美容院?现在满大街都是,你这有什么特别的?凭什么能做得起来?”
一次次礼貌的接待,一次次程式化的询问,一次次无奈的婉拒。她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,填了无数张表格,留下了无数份计划书复印件,最终都石沉大海。那扇看似规范、专业的融资大门,对她紧紧关闭,冰冷的玻璃门映照出她日益焦虑和疲惫的身影。
她甚至尝试接触过一两位本地的、据说对新兴项目有兴趣的“投资人”。那是在一些氛围尴尬的茶座或饭局上,对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