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另一个时空里的人,体验截然不同的悲欢离合。
从此,陈浩对旦角艺术产生了难以言喻的迷恋。他偷偷观察林素衣的每一个动作:如何轻抚水袖露出纤纤玉指,如何低头抬眼传递娇羞,如何用细微的面部表情展现内心波澜。
这些观察很快不再满足他的渴望。夜深人静时,当同屋的学徒们鼾声四起,陈浩会悄悄爬起,借着月光在院子里模仿旦角的身段。
起初他只是机械地复制动作,但很快发现远远不够。旦角的魅力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在于那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转换。一个真正的旦角演员,需要从骨子里相信自己是那个角色。
一晚,月光如水银泻地,陈浩在院中练习《贵妃醉酒》中的一段身段。他回忆着林素衣的表演,尝试模仿杨贵妃醉步蹒跚、似倒非倒的姿态。但无论怎么模仿,都显得生硬做作。
沮丧之余,他忽然想起老沈头曾经说过的话:“戏在骨里,不在皮上。”
陈浩停下动作,闭上眼睛,尝试想象自己真的是那位尊贵而寂寞的贵妃。月光洒在脸上,他慢慢睁开眼,眼神变得迷离而哀怨。身体自然而然地放松,步伐变得摇曳生姿。这一次,不再是机械模仿,而是某种灵魂的附体。
他轻轻哼唱起来:“海岛冰轮初转腾,见玉兔,玉兔又早东升......”声音虽低,却意外地婉转动听。陈浩自己都惊讶了,他从未正式学过旦角的唱腔,只是凭记忆和感觉摸索。
“那冰轮离海岛,乾坤分外明...”他继续唱着,水袖轻扬,在月光下翩跹旋转,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华美而哀伤的梦境中。
他没有注意到,不远处的阴影里,一个身影已经站立多时。
老沈头因失眠而起身散步,却被院中的景象吸引。他原本准备出声呵斥——学徒私自练习且还是旦角戏,这在他的班规里是绝对不允许的。但当他看清陈浩的表演时,却愣住了。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