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也有一部分出现在了他们家的餐桌上。
清蒸山药、清炒山药、拔丝山药、山药排骨汤、葛根粉鸡蛋饼、葛根红豆糕、凉拌葛根粉……
怎么吃,都觉得比红薯好吃。
连带着张仁德家的餐桌都丰富多了,不再是红薯配红薯。
随着张仁德的采药、种药技术的日趋成熟,宋南星开始逐渐放手。
三年期满,宋向文大手一挥,宣布张仁德出师,顺利给他和宋南星解绑。
当然,采药的收益,宋向文也是一分不落的全部给了他。
只是分门别类晾干就行的药材还好,遇到需要炮制的药材,张仁德还是只能求助于宋南星这个“小师姐”。
宋南星偶尔搭一把手,但更多的时候,却是跟着宋向文习武、看书和出诊。
十里八村的乡亲们,也习惯了宋向文身后的小尾巴。
乡下可没有城里讲究,行医资格证什么的更是听都没有听过。
宋南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,在把脉、辩证、药方的应用上,都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一般的毛病,根本难不倒宋南星。
等到宋南星的手劲渐渐练出来了,宋向文便渐渐的把正骨和针灸的活儿交到了宋南星的手上。
为了激励宋南星,宋向文甚至特意为宋南星定制了一套四十九根的银针。
渐渐的,宋南星也就有了“小先生”的称呼。
再加上每年春末夏初、秋末初冬的时候,宋向文都会带宋南星去军医院坐诊一阵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