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便是真理。
他不愿承认宫女之子继统,更不愿被臣子掣肘。
然而李太后首先冷厉呵斥:
“我也是宫女,你不也宫女生的?你小子瞧不起宫女,是什么意思?!”
文官群体亦不肯退让,直言:
“陛下所好,我们不管。
可立储必须守规矩!
祖制昭昭: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!
皇后无子,郑贵妃并非正室,朱常洵只是庶子。
太子之位,必立皇长子朱常洛!”
太后与群臣寸步不让,局势遂演变成皇权与祖制、孝道之间的较量。
万历无可奈何,只能一拖再拖。
在采取拖延的同时,万历也并非没有反击过。
为了压制群臣,他几乎把廷杖、罢官等手段都用上了。
可结果呢?那些大臣们反倒像被点燃的火苗,越打越旺,一个个前赴后继,争着与皇帝对抗!
万历见状,也只能一声叹息。
他能想到的法子全使出来了,结果还是没能让臣子们退让。
无奈之下,他自以为想出了个巧妙的办法——“三王并封”。
既然立太子暂时难行,那就先把几个儿子都封了王,总能安抚一阵吧?
可朝臣们一听,当场炸了锅。
先封王?那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