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抹脖子的动作,小脸皱成一团,显得既可爱又可怜。
慕容云泽接过那本尚带着她体温的布包,指尖在接过时,不经意地擦过她柔软的手背。两人都微微一颤,一种微妙的电流感瞬间传递。慕容云泽迅速收回手,将布包紧紧按在胸前,仿佛捧着稀世珍宝。他抬眼看她,深邃的眼眸里漾开一丝极淡的笑意,如同冰封湖面投入一颗石子后泛起的涟漪。
“谢谢。”他的声音依旧低沉,却少了往日的沙哑,多了几分温润。
三年来的秘密往来,如同无声的春雨,悄然改变了他。在那些太监宫女面前,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、眼神冰冷的“小杂种”,但在夏玉溪面前,那层坚硬的冰壳会融化。他会偶尔露出浅淡却真实的笑容,会耐心听她絮叨府里的趣事,甚至,在她故意逗弄时,会尝试着开一些生涩而笨拙的玩笑。那些玩笑往往并不好笑,却总能换来夏玉溪银铃般的笑声,让他心中某个角落也跟着柔软起来。
“你最近在读《左传》?”夏玉溪好奇地问,身体不自觉地更贴近墙洞,仿佛这样能离他更近些。上次她来时,瞥见他放在一旁石凳上的书卷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,其中一页正翻到庄公十年的“曹刿论战”,旁边空白处是他用炭笔写下的批注,字迹虽显稚嫩,却已颇具风骨,见解更是独到。
慕容云泽点了点头,没有掩饰:“嗯。有些地方…看不懂。”他坦然承认自己的困惑,这在从前是绝不可能的。他习惯了独自摸索,习惯了在黑暗中跌跌撞撞,但现在,他愿意向她袒露自己的不足。
“哪里不懂?说不定我能帮你想想!”夏玉溪立刻挺起小小的胸脯,眼睛亮晶晶的,带着一丝小小的得意。她虽才七岁,但凭借着前世模糊的记忆和这一世刻意的、远超同龄人的学习,她的学问早已超过了寻常闺阁女子,甚至对一些经史子集也有涉猎。
慕容云泽便真的提出了几处疑难。他问得认真,关于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,关于“彼竭我盈”时如何准确判断时机,甚至引申到对“兵者诡道也”的理解。他的问题角度刁钻,思考深入,完全不像一个十岁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