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令满朝文武哗然。
许多朝臣顿时对章惇投去愤恨的目光,一个个咬牙切齿地盯着章惇的背影。
唯有政事堂其他的宰相们,则神情灰暗消沉,却也不反对章惇的表态。
显然章惇在朝会前已与政事堂的同僚们聊过,章惇向他们剖析了利弊,揣度了赵孝骞的心思。
再拿出李邵和洪韬的例子告诉他们,如果政事堂再跟官家对抗下去,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未尝不是下一个李邵和洪韬。
做官能做到政事堂,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千年的老狐狸,章惇分析的利弊他们比谁都懂,对赵孝骞愈发敬畏的同时,也就默许了监察府的设立。
大庆殿上,当章惇和政事堂的宰相们纷纷表态后,殿内瞬间弥漫着一股低气压,群臣震惊,他们不理解为何政事堂跪得这么快。
官家明显是分权的举动,政事堂怎么可能会答应?
按照以往的惯例,任何事情只要政事堂和大多数臣子反对,皇帝也不得不妥协。
可这一次为何轮到政事堂妥协了?
没人知道原因,只有一些高官默默冷笑。
这几日皇城司拿问了多少朝臣,官家罢免了多少朝臣,你们以为那些人的罪名真的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?
天真了啊!
赵孝骞身穿黄袍,坐在殿上,看着章惇躬身表态,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。
老家伙,朕还是喜欢你当初那桀骜不驯的样子,你咋不恢复一下?
“朕听说设立监察府一事,朝中诸公反对者不少,子厚先生和政事堂却力排众议支持朕的想法,殊为难得,不过……子厚先生可不要勉强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