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民生维艰”。
听了老农的话,此刻刘泽宁的脑海里只浮出这四个字。
整整一个村子,近千亩土地,竟然全都属于同一个地主家,而所有的村民,都已沦为地主家的佃户,为地主种地耕耘,一年劳作到秋收,交上田租之后,剩下的粮食仍然养活不了家人。
这并不是治平村一家的现状,而是大宋各个地方普遍存在的现状。
官家为何力排众议推行方田均税法,因为他看见了民间的疾苦,他很清楚权贵豪强地主得到的越来越多,而百姓们失去的也越来越多。
土地已经大量地被豪强地主兼并,农民沦为了地主家的农奴,只能苟延残喘地活着。
老农的遭遇,其实也是大宋大部分农民的缩影。
大宋并不缺土地,事实上,大宋的人口接近一亿,农民自然是占绝大部分的,但大宋的土地也不少,从中原到江南,从河北到岭南,其实都有广袤的土地可供农民耕种。
只是土地再多,也多不过权贵豪强的贪婪。
他们用手里的权力和人脉,像一只只贪婪的貔貅,用尽各种手段将原本属于农民个人的土地据为己有。
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剩了两条路可选,一是沦为流民,举家离开故土,未来的某一天,全家活活饿死在茫茫的前路上。
二是沦为地主家的农奴,故土仍在,自由已失,像眼前的老农一般,辛苦耕作一年,仍然养不活家人。
“老丈,朝廷新出了政令,名叫‘方田均税法’,老丈可曾听说?”刘泽宁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。
老农茫然地道:“啥方田?啥意思?”
随即老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