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依靠那些部落首领在治理那些部民而已。
而第一阶段,其实就是让归附之部族承认大唐地方官府的权威。
接下来就好办了,比如说高地,设置郡县,尤其是那些好的草场,由地方官府进行管控,清查人口,限制牧民来回迁移,向他们收取税赋。
另外就是用粮食来换取牧民的牛羊,改变他们的食物来源和结构,甚至可以教他们自己来耕种。
同时教导他们汉话,用中原优雅的礼仪吸引他们,从这些点点滴滴当中,改变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。
比如他们信奉神明,中原的神仙那么多,而且各个来历非凡,法力无边,还都很“灵验”,何必非要跟着突厥人信什么天神呢?
这显然是一种极其全面的同化策略。
更为关键的地方在于,封德彝觉得可以用粮食控制这些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的外族,当他们习惯了用牛羊换取粮米的生活,那么这些外族也就和云内草原上的那些突厥人没什么两样了,会成为大唐的牧奴,源源不断的为大唐输送牛羊等肉食。
等到唐军在西海等处操练完毕,能够上到高地的那一刻,就会给高地部族套上另外一套枷锁。
………………
李破认真的听着,渐渐开始怀疑这厮是不是被穿越了,很多主意都很超前啊,有谁给你托梦了吗?
论一个无神论者的沦陷过程……
好吧,这种全方位的同化政策,比之当年李靖上的平蛮诸策还要完美。
益州这几年已经逐步恢复了对蜀南的统治,并培养了无数蛮奸,甚至在蛮族中间,产生了高山蛮和平地蛮的叫法。
以蛮制蛮的策略取得了极大的成效,这无疑得益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