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从傅博士告状那会儿起,公主已经知道原由。
公主没有来问我们,因为不重要,太学放话要抢鸣堂的学生,实际上他们抢了吗?能入太学的都不是寻常人家。
鸣堂并不限制学生家世,来者不拒。
虽然都免学费,鸣堂有公主执掌,一应规矩灵活,能学实用的科目多。
非太学可比。”
陈荷将太学和鸣堂的区别指出,好让陈爵知道,并不一样。
陈爵眨了眨眼睛,“抢学生的事,好像都没有声音了。”
“怎么会没有声音。
你怕是不知道,好些夫人都在说,鸣堂太不正经,怎么能连仵作干的事都教人。”
卫少儿在一旁力证,别说没有声音,是他们在鸣堂里听不见。
陈荷抬起头,似在深思,良久道:“长公主建鸣堂并非为了打击太学。”
“那肯定,否则第一个不答应的定是陛下。”
陈掌理所当然接话,极是认为刘彻断不可能允许此类事情生。
太学是刘彻建立的,太学的一应规矩,都是刘彻跟人商量制定,要是刚建起的太学让刘徽的鸣堂压住,刘彻的面子往哪儿搁?
傅鉴怕是后来意识到问题所在,刘徽建立的鸣堂,她所对等的人群和太学的并不一样。
抢学生的事,鸣堂抢太学的学生,并不代表太学要抢鸣堂的学生。
刘徽为着太学没有动静正感觉一番筹谋都要落空了。
“本以为我们争一争,可以让太学和鸣堂的名头都扬一扬。
谁承想他们完全没有要争的意思。
我那么多准备,全废了。”
刘徽和刘彻摊手表示失望。
刘彻道:“没有别的办法了?”
一问起办法,刘徽眼睛亮闪闪凑到刘彻跟前,“父皇,我们办个报吧。
把咱们民生,政策,都刊登上去,连同各类文章见解,比如太学的学生,鸣堂的学生,让他们吵上一吵,各抒己见如何?”
……刘彻当即想到一个代表,“如稷下学院一般?”
“然也。”
刘徽忙不迭点头,百家争鸣之盛况,为何不能拾起。
“想必有不少人对朝事,民事,都有不同的看法,既如此,干脆让他们论,正好也可以看看,天下之才有没有漏网之鱼。”
刘徽继续把主意道来,刘彻很难不动心。
人才是大汉最大的问题,无才可用的尴尬局面,才让刘彻一再下诏征召贤良方正直言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