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那份由投石练就的精准感和沙袋磨砺出的指力却已初现端倪。五指扣下,指尖发力,试图拧转外公的手腕。
小舅手腕轻轻一抖,一股柔韧却沛然的力量传来,轻易就化解了她的擒拿。但小舅的眼中却露出赞许:“指头有劲儿!扣的位置也大致对!记住感觉,再来!要更快!更刁钻!想象你抓的不是我的手腕,是一只滑不溜手的泥鳅!”
林岁安抿紧嘴唇,眼神更加锐利,再次出手!这一次,速度更快,手指的扣锁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刁钻,直取小舅手腕最不易发力的侧面薄弱处。
“好!”外公站在边上喊了一句。小舅这次没有立刻挣脱,而是任由她扣住,感受着她指上传来的、远超寻常五岁孩童的力道和那初具雏形的“锁”意。
“稳住!沉肩坠肘!力从地起,贯于指尖!对!就是这样!”外公继续鼓励道。
院子的另一边,福平福安也在努力练习着“穿花手”,动作流畅迅捷。福安偷眼瞄了一下妹妹这边,看到小舅正手把手教着些精妙的小动作,不由得小声嘀咕:“擒拿手?听起来比“穿花手”有意思多了……”
福平手不停,低声道:“专心练你的!外公说过,妹妹是女孩子,练力气有限,现在学这个,正好!”
小舅教练林岁安三式基础擒拿手:“灵蛇探腕”、“金丝缠臂”、“错骨分筋”。当然,都是极其简化,适合孩童的版本。每一式都反复拆解,强调眼到手到、借力打力、锁而不伤的要点。
“小擒拿,重在一个“巧”和一个“拿”字。”
外公最后总结道,“练熟了,四两可以拨千斤。但记住,功夫是护身符,不是惹祸根!以后每天,除了站桩、扔石子、再加练这擒拿手三百遍!
和你两个哥哥对练拆招时,点到为止,不可蛮力!”
“是!外公!还有谢谢小舅舅!”林岁安响亮地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