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,显然这几份书稿的作者都是“知名作家”。
李野想了想,还是去邮局打国际长途。
电话接通之后,李野就对裴文聪道:“我收到了你邮寄过来的书稿,但我不准备参与意见,
我们当初既定的计划,就是一切以市场反应为准,你为什么又把几个资深作者的稿子单独列为一档呢?”
“这是出版界的惯例,资深作者总要有些区别的,”
裴文聪解释道:“这些作者多少都有些影响力,如果运作的好的话,会提高我们这次有奖征稿的话题度,
现在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,很多媒体都对几位资深作者的作品做出了评价.”
李野想了想道:“那就再设置一个最佳评价奖,让读者给主办方提供评价信,然后选出优质评价出版公布,让读者投票,让更多的读者热情参与进来.”
“另外要不着痕迹的操作,把普通投稿人,和资深投稿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,话题度不是更高,还有奖金也可以适当提高”
“李先生你说慢点,我记一下。”
裴文聪赶忙找来纸笔,仔细记下了李野的几条建议。
记完了之后,他感觉李野才是出版界的资深人士,自己堂堂入行十年的老鸟,竟然像个小白。
但裴文聪根本料不到,后世有一种行为叫——撕逼。
来吧!煽风点火、挑拨离间,让他们撕起来,撕的越狠,观众越开心。
“那么李先生,到最后我们怎么决定优胜者呢?是话题度,还是”
“当然是图书销量,”李野严肃的道:“我们是正经的出版社,以给读者提供最优秀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