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听起来倒是蛮有新意。
“大家好,这個学期由我来跟大家一起学习《发展经济学》的内容,这门学科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,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,
李野敏锐的感觉到,有些学生心动了。
外来的和尚会念经,未必就是他们的学问有多高,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念的是外语,大家都听不懂。
“我回国之后,特别分析了内地经济学和海外经济学的差距,发现我们内地特别强调少数几个问题的重要性,认为解决了它们就能顺利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,这个思路是不完全正确的。”
余立臣上来先强调了《发展经济学》对内地的适用性和重要性,后面的讲课倒也是有板有眼,但李野听了一会儿,总觉得他话里话外的有一股“傲气”。
而余立臣因为有海外留学的经历,可能系主任还真的有可能跟他“聊过”。
下课了,余立臣并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拎包就走,教室内的同学也没有像以往那样,飞奔着过去扯住老师问这问那。
不同于物理、化学那些牛马专业,经济学专业的交流名额是很少的,去年的时候几乎没有,今年好像也就那么几个。
所以对于李野这种熟悉四十年经济大势的人来说,余立臣的课随便应付应付可以考试就行了,而张启言的课,他可不敢走神,
虽然李野动不动就去老师家里蹭饭,师徒情深关系甚好,但要是敢上课走神,一旦有个知识点没理解透彻,老师不骂他个狗血喷头才怪呢。
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和谐的、平稳的过程,不可能以自动的均衡机制为基础,
除了课业之外,同学们如果有英语或者出国留学方面的问题,也可以找我,前些天系主任还跟我聊过出国名额的事情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