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试刚一结束,张茂则就先去了礼部一趟,将赵晗的名册事无巨细的抄录了一份。
早在考生来京城参加会试时,礼部官员就会详细核验考生的身份信息。
包括三代家状,籍贯,年龄,以及从中秀才到举人的考试时间与地点。
“赵晗,尚未取字,小名晗哥儿,年十九,七月二十六辰时生,外氏胡……父赵受真……”张茂则细细看着名册,心中波涛再起。
片刻后,他将名册折叠整齐放入怀中,不动声色的回到官家身边伺候着。
文华殿,此处为官家批阅奏折之所。
这会儿赵祯正凝神审阅着贡士们的考卷,时不时点点头,露出满意的神色。
“这份答的不错,有理有据,脚踏实地,全是可行之策。”
“余思贤,可是余家的子弟?”
位于下方的韩章点头道:“回官家,正是余老太师的远房侄儿。”
余家的余老太师任三朝宰辅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
余老太师共有四子,次子夭折,三子和四子淡泊名利,爱好风雅,唯有长子科举入仕,现下在户部任职。
“余阁老这是又培养出一位得力的儿郎啊!”
官家面带笑意,紧接着又将目光放在赵晗的考卷上。
“朕斟酌数遍,状元与探花之名,当从他二人中选取。”
韩章点头道:“官家说的是,实不相瞒,老臣和申阁老先前也是这般认为。”
“看来朕的眼光还是不差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