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年10月开始,“鲶鱼”
就开始了对香江金融市场的第一次攻击。
1998年1月和6月,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之机,“鲶鱼”
率领对冲基金又分两次沽售香江币。
不过,在香江特区政府的抵抗下,‘鲶鱼’三次进攻均无功而返。
但是进入1998年8月份之后,情势急转而下。
外汇市场对香江币的炒卖气氛积聚,各种谣言四起,市场信心岌岌可危。
到了8月5日,在美国股市大跌、日元汇率重挫的配合下,“鲶鱼”
率领对冲基金对香江币起了第四次冲击。
这场几乎使香江金融市场和联系汇率制度陷于崩溃的战役在8月5日打响。
5日至7日,“鲶鱼”
率领的对冲基金抛售香江币高达460亿。
香江金管局奋起抗击,动用外汇储备接下240亿香江币,其他银行也接下46亿香江币,金管局还将接下的香江币放回银行体系内,使银行银根宽松,缓解同业拆息率飙升,保持了香江币及利率稳定。
据测算,防守战的头两天,金管局承接了约300亿至400亿香江币,远远过当年财政年度预计的214亿港元财政赤字。
而“鲶鱼”
率领的对冲基金抛出的香江币,也接近上一年10月份冲击香江币时的规模。
最初几日,“鲶鱼”
和他率领的对冲基金在汇市上并未得手。
但是,对冲基金同时在股市上也燃起了战火。
由于投资者忧虑香江币继续受冲击,香江币拆息扶摇直升;再加上已公布中期业绩的蓝筹股公司表现不佳,恒生指数8月6日一开市就下跌近100点,随后一路走低以全日最低位7254点收市。
下跌212点,跌幅近3。
随后几日,对冲基金借机猛砸股市,恒指最终跌破7000点大关,至8月13日跌到6600点。
“鲶鱼”
和他率领的对冲基金,手中持有大量沽空期指合约。
他们虽然没有击垮香江币,却在期指方面斩获不小。
就在“鲶鱼”
率领对冲基金大肆沽空期指,抛出股票,借市场恐慌之际从资本市场牟取暴利之时,香江股市竟出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。
8月13日一天,这一股神秘力量就收购了40亿香江币的期指合约。
硬是阻止住了“鲶鱼”
来势汹汹地进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