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他传教经历写的书余令还随意的翻阅过。
书名叫做《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基督教远征中国史》。
听听这个名字多么的杀气腾腾,这个书还有一个名字,叫做《利玛窦杞记》,这个就文雅又好听。
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?
第一个名字是给他们教会的以及他们当时的君主看的。
余令猜测是为了“表功”,说明他们在大明传教的巨大成就。
属于狗脸贴金,领导年会工作汇报骗傻子呢。
文中所讲他将中国皇帝都征服了。
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,你们看,你们的皇帝都欣赏利玛窦,也就意味着皇帝欣赏他的教,这样传教是不是就容易些。
给自己的行为找个背书的。
如果没来大明余令还真的就信了,现在的余令是如何都不信。
万历现在连臣子都不见,会亲自接见他,并被他征服?
万历他是多可怜,就没有见过外国人?
郑和在数百年前就率领着舰队快要冲到他们老家了。
很早就来中原定居的“陆地藤壶”都被老朱灭族了。
昆仑奴,来自印度的苦行僧,大明百姓都看腻了。
万历会接见一个既不是使者,又没携带贡品的传教士?
图啥?
余令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