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这才看了十多家的土地,两人已经快做出十首诗词来了,至于诗词的质量如何。
余令觉得圣人就说的很好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
听着他们那搜肠刮肚的遣词造句,余令很想让这两位安静一下。
自己是来看土豆的收成的,看完了就走,不是来听两人举办诗词大会的。
余令不知道,作诗,是两位表达心情最直接的方式。
去年的时候袁万里跟着余令去了归化城,林御史还不知道在哪里求活,都没见过土豆的收成。
今年这么大的丰收是两人头一次见。
这种把粮食堆在地里的盛况对两人而言是那么的震撼。
两人何曾见过这种盛况,袁万里轻了轻嗓子,低沉道:
“《咏土豆》》.......”
“垄下藏珠玉,麻衣裹玉浆。避世承雨露,安贫耐雪霜。饥年能代谷,功高胜稻粱……”
转眼间袁御史又来了一首。
林御史抚须大赞。
他就觉得珠玉,玉浆是真的贴切。
他直言有了这些,在不久的将来大明百姓个个都能填饱肚子,自此海晏河清,天下大定。
两人不知道为了这一天,余令等待了几年,默默的努力了多少年。
直到此刻,余令心里的恐惧并未减少一分一毫。
“二位别想得太好了,不怕打击二位,在没有朝廷政策全面支持下,我们这一辈子或许都看不到那一天!”
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