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方向数第三个房间,东北部离着中堂最近的房间是3o5房间。
今早晨我睡了一个自然醒,床边的手机没电了,即便是有电也不会显示唐朝时间,因此我不知道几点了。
我穿好一身蓝色棉厚布衣袍,拿起床头柜上的一把木梳,对着北墙上挂着的一面铜镜,梳理了一下头,放下梳子,我两手伸到头顶,熟练地为自己扎好了一个髻,拿起床头柜上的一个铜簪子,插在髻上固定了髻。
我现铜镜里的我胖乎乎的圆脸,八字胡,山羊须,不怎么好看,但是不太显老,白头没有增多。
这样的铜镜自带美颜功能,皱纹不明显。
我下楼走到西市里,在一家面馆点了一碗手擀面,我喝了这碗面付钱出来后,感觉还不饱,就在一个卖油条的摊位前,买了十六根油条。
天阴沉沉的,像是要下雨,有些卖日用品,手工艺品,衣服鞋帽的摊主,都开始收摊了,收好放到摊位旁边的棚子里了。
我怕淋到雨,就提着十六根油条赶紧往群贤坊赶去。
我紧走慢走,雨已经下起来了,我回到我住的那座主楼里时,头湿了,衣服也湿了一半。
我走到三楼时,看到客厅里坐着一位穿着青色官服的,四十岁左右的官员,与他身边站着的一位十七八岁的蓝衣书童正在聊天。
那位官员听到了我的脚步声,向我望过来,他的八字胡和山羊须比我的好看,因为他的脸型是略长的国子脸。
他看我这身便装的打扮,就知道不是大官,因此他看上去很放松,没有起身。
他说:“你买的油条多少钱一根啊?”
我右手提着绑油条的棉线,双手做拱手的手势,向那位官员说:“这位大人您好,下官买的这油条,价格是一文钱两根。”
我其实知道他就是侍御史王玙,故意不称他呼王大人,是不想泄露我知道所有唐朝人底细的情况。
他微笑着说:“这个价格不算贵啊,这油条很粗,我每顿饭吃三根就饱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