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他终于合上册子,额角已渗出细微汗珠。
喉结滚动了一下,却终是没有吐出半个字。
沉默片刻后,他默默将册子递给了身旁的户部侍郎。
那侍郎接过,匆匆一瞥,旋即也陷入怔然。
紧接着,册子被一位接一位的大人传阅。
一个个朝廷重臣皆低头细读,神情或惊讶,或动容。
待最后一人看完,全场陷入长久的寂静。
无人开口,唯有烛火轻轻跳动。
一个女人,还是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姑娘……
她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念书吗?
在场诸位,哪一位不是寒窗苦读数十载,历经科举千军万马才得以位列朝堂?
可如今,面对这篇策论,竟有人自愧不如。
他们不愿承认,不愿服气。
一个未及弱冠的女子,怎可能在经史子集、兵政财赋之上达到如此造诣?
可文张摆在眼前。
才华高低,岂是几句嘲讽便可抹杀?
这一回,满堂权贵,竟是齐齐被一个小姑娘当面打了脸。
……
等等,不对,不对!
寻常女子,即便聪慧过人,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渊博学识、老辣见识。
更何况,她竟能融合百家之言,贯通文武之道,格局之开阔,简直不像凡人所为!
莫非她是那位身份尊贵之人?
众人脑海中几乎同时闪过一个名。
一定是公主!
是容昭公主!
她如今已得道成仙,位列仙班,拥有通天彻地之能。
或许只是随手点拨身边之人,赐下一缕灵光、一道妙思,便足以令人脱胎换骨。
否则,怎能解释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切?
这姜家三小姐,不过是运气好,得了仙人的指点罢了。
世人总喜欢把偶然当成必然,把运气当成实力。
她不过是个未出阁的闺阁女子,凭什么站在这金銮殿上与朝臣论政?
难道就因为她背后站着南溪殿下?
不,绝不能让她就此得势,否则朝廷体统何在?
对,肯定就是这样!
姜静姝一定是靠着旁门左道获得了某些机缘,才勉强写出几篇像样的文张。
可区区几篇文张,怎能代表真正的治国之才?
朝堂之上,讲究的是经年累月的学识积淀,是运筹帷幄的决断能力。
她一个黄口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