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一道心理防线。”
画面中,安禄山的铁骑起了冲锋,黑压压的一片,带着撼天动地的气势。
而唐军阵中那些新兵,哪里见过这等阵仗,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握不稳了,脸上满是惊恐。
几乎是一个照面,唐军的军阵就如同被热刀切开的牛油,瞬间崩溃!
“虎牢关,一触即溃。”
“但封常清并未放弃,他立刻收拢残兵,在虎牢关后的葵园,再度列阵迎敌!
可惜,再度溃败!
随后,他又率领亲兵死守城外的都亭驿,三败。
最终,他只得退守洛阳东门,可叛军的攻势实在太过凶猛,封常清只能从西墙一处坍塌的地方逃走。”
“可封常清依旧心有不甘,于是,他再度聚拢被打散的残部,在洛阳西郊,与叛军展开了最后一次决战!”
“可惜,依旧是一场惨烈的大败。”
“至此,封常清也无力回天了,他只能率领着仅剩的残兵,向西逃往他的老领导高仙芝所驻守的陕郡。”
“而随着他的失败,大唐在东都前的两道防线,彻底崩溃。”
“留给大唐的,只剩下最后一道天险,潼关。”
听到这里,李世民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,胸口憋闷得厉害,他还是很佩服这位封将军的。
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屡败屡战,血战到底,这无愧于大唐名将之风!
奈何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“在陕郡,封常清见到了高仙芝。
而此刻的陕郡太守早已逃之夭夭。”
“封常清立刻向高仙芝进言:‘贼锋不可当,且潼关无兵,若贼豕突入关,则长安危矣。
陕不可守,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拒之。
’”
“高仙芝将军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他当即采纳了封常清的建议,迅集结了麾下所有兵马,放弃陕郡,全军后撤,退守潼关,开始构筑大唐心脏前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
看到光幕地图上的战局变化,李世民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,下意识地点了点头,沉声分析道:
“不错。”
“如今,叛军铁骑锋芒正盛,封常清所率的六万新兵乃‘市井白徒’,实在不堪一击。
而高仙芝从长安带来的禁军,也久疏战阵,战力存疑。
陕郡无险可守,此刻恋战,无异于自取灭亡。”
“退守潼关,是唯一,也是最正确的选择。”
“若朕在此,也当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