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时,就在一行人准备出的时候,后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。”
光幕中,残破的队伍正准备重新出,就在这时,驿站后方传来一阵喧哗,众人回头一看,竟是数不清的当地百姓追了上来,将队伍团团围住。
这时,一个老者排开众人,对着李隆基的座驾方向大声喊道:“陛下!
陛下啊!
这儿就是京师左近,宗庙、陵寝都在此处,您您这是要去哪儿啊?”
此话一出,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哭喊起来。
李隆基坐在车中,听着外面的声音,一张老脸涨得通红,羞愧难当,哪里还有脸面出去见人。
最终,他只能狼狈地挥挥手,让太子李亨出面去安抚百姓,而他自己,则催着队伍缓缓向前,在不远处等着李亨。
随即,光幕的视角,便聚焦在被百姓围在中间的李亨身上。
百姓们越聚越多,黑压压的一片,一眼望不到头。
“太子殿下!
您不能走啊!
您走了,我们可怎么办啊!”
“殿下!
留下来吧!”
哭喊声,哀求声,此起彼伏。
这时,一个须皆白的老者,对着李亨重重一拜,声泪俱下:“殿下!
圣上既然执意西狩,我等不便强留!
但恳请殿下留下,我等愿率家中子弟,追随殿下,向东讨贼,收复长安!”
“若殿下也随圣上入蜀,那我中原亿万百姓,将以谁为主啊?!
殿下!
!
!”
老者的话,字字泣血,问得李亨愣在当场。
他看着周围一张张期盼又绝望的脸,嘴唇动了动,最后只能憋出来一句:“诸位……吾尚未与陛下面辞,且此事事关重大,吾还需请示陛下。”
他虽然没有立刻答应,但那份犹豫,那份动摇,已经被所有人看在眼里。
民众们看到了希望,渐渐安静下来。
而就在此时,或许是李隆基等的有些不耐烦了,派了一名内侍快马赶回,查看情况。
于是,李亨便将百姓的请求和自己的想法,告知了内侍。
内侍飞马回报,将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隆基
李隆基听完,久久不语。
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,最终出一声长叹,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奈、落寞,或许还有一丝如释重负。
“天意也!”
说罢,他下令,从护驾的禁军中分出两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