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80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> 第232章 《武监教育论奏议》

第232章 《武监教育论奏议》(1 / 9)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 郡主回京后,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 假面骑士:我,景和,打穿极狐 LPL史记 猎妖高校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生活系神豪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玲珑小丫鬟 军火商奶爸,带娃清扫娱乐圈 工业大摸底,我的废品站值千亿!

    实校?

    苏泽看向高拱,这是要办专科学校?

    近代教育意义上的大学,实际上有两个流派。

    一个是实用为主的专科学校,这些学校有的是官办,有的是民办,但是设立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人才。

    另外一种则是由王室或者教会赞助设立大学,这类学校和国子监类似,都是专门培养官僚的文法学校。

    这两类学校,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学院,最后就变沉了综合性的大学。

    高拱一下子抓到了问题的关键,要兴实学,还是要从学校开始。

    某种意义上来说,吏科班和登莱海务教习所,就是专科学校,前者培养的是基层小吏,后者培养的是航海的专门人才。

    高拱若有所思,但是也没有再问苏泽,示意让他回去起草奏疏。

    《武监教育论奏议》。

    苏泽奏疏中写道:

    “伏惟陛下圣德浩荡,开武监以育将材。前者兵部合议,谓武监当以德育为先,授忠君爱国之念,次及兵法韬略。臣反复思量,窃以为此议虽谋国深心,然于武监教学殊有未合,故敢陈愚见,伏请圣裁。”

    苏泽首先搬出实学:

    “武监之学,重在实学,首宜重智育。”

    “查武监学制,仅限两年。若先德育而后智育,则生员无暇深究军务。兵法韬略,乃实学之要。如料敌庙算、布阵行军,皆为战场胜负之枢机。此等知识,非精研不能奏效。”

    “定远伯戚继光进献《纪效新书》,足为教学之本。臣愚以为,武监之旨,在于速成干才,非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穿成恶女,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为师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跟宋江决裂后,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限制文女主求生指南 大唐:请陛下归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