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他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小抄,当著文武百官的面,名正言顺的照本宣科:
“朕绍承大统,御极以来,夙夜兢惕,惟恐德薄难承鸿业。然邇者科道连章,直陈贪蠹之弊:或侵吞辽餉以肥私囊,或盘剥小民以媚权阉,甚至鬻官卖爵、私没抄產。此等行径,上负祖宗法度,下悖万民仰望,实乃国蠹民贼!”
“昔《尚书》有云:『臣罔以宠利居成功。』
今朕决意廓清吏治:
一敕都察院、大理寺、锦衣卫会审,自三品以上悉核田產税契,凡田过千亩而赋不及半者,以“诡寄”论罪;
二令十三道御史巡行州县,严查火耗、羡余、摊派,敢私征一钱者,斩立决;
三许军民实告贪官,凡举发赃银逾千两者,赏其半,荫一子入监。
朕闻汉宣帝诛霍禹而汉室振,宋太祖斩张琼而禁军肃。今大明纲纪弛坏,正需雷霆之力!
自王公至胥吏,倘有徇私舞弊、贪墨害民者,朕必亲勾硃批,付西市显戮,虽懿亲勛旧不贷!
诸臣工其惕然省躬,共扶清明。”
朱由校话毕,文华殿中群臣肃然。
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辩驳。
盖因彻查贪腐,在大明乃是政治正確。
当年太祖爷就极力推崇,並且身体力行。
一度让洪武朝的官员成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最难当的官。
“诸位爱卿以为如何”
杨涟当即大讚。
“陛下此举,乃利国利民之良政!”
其余人大多赞同庆贺。
但也有人紧皱眉头,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。
內阁首辅方从哲便是皱眉的那一个。
一方面,见到大明皇帝如此为国为民,他感到很欣慰。
大明朝,已经太久没有这么负责任的皇帝了。
但另外一方面。
彻查贪腐,將引大乱。
陛下顶不顶得住
大明承不承受得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