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国事,避免事事被
多开言路,总不会错。
之后,朱由校环视校场的五百浙兵。
“將你们的面甲褪去,让朕看看你们的模样。”
圣命一出,校场顿起申叶鏗鏘声。
五百浙兵卸去面甲,露出从十八岁到六十岁参差的面容。
年轻的是新兵,老的,或许还曾跟隨过戚继光作战。
朱由校看著他们的面容,心中感慨万千,说道:“精锐之师新旧交替,你们都是我大明朝的功臣!”
言罢,他抬手掀开身侧黄绸,露出堆成小山的雪银锭。
隨行內监、大汉將军,则是搬来了数十坛美酒,分发碗碟,给军演完的五百戚家军土卒倒满美酒。
朱由校直下御座,魏朝则是捧著红盘,上面堆放著白的银子。
“风餐露宿,为守边地,尔等辛苦了”
皇帝朱由校亲手將第一锭白银放在老狼手龟裂的掌中。
这老者鬢髮戴白,年纪不小了。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这个时代的兵卒,从来不只有青壮,还有这鬢髮老者。
老兵颤巍巍接过银锭,膝盖重重砸在內教场大理石板上,老脸涕泗横流,颤声道:“陛...陛下啊!”
他沾著硝烟味的粗指摩银锭,额前灰白碎发扫过三道箭疤,那是久经沙场的明证。
“俺跟戚大帅杀倭寇那会,餉银都掺著砂石!成蓟镇七年,领的儘是霉米陈谷!”
老兵义乌腔混著漏风的门牙喷出:
“戚帅教俺们唱万眾一心兮,群山可撼』,可那些个文曲星老爷,偏要把戚字旌旗绞碎了当擦靛纸!”
“冤吶!冤啊!”
老兵泣血喊道:“请陛下为蓟州被冤杀的戚家军弟兄们做主,请陛下为他们平反,他们为大明朝流尽了血,没死在倭寇手中,没死在建奴手中,却死在自己人手中,请陛下为他们做主啊!”
老兵已是涕泗横流,而朱由校也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:蓟州兵变!
当然,在朱由校看来,这更可以说是:蓟州屠杀!
整个事件,朱由校在召浙兵入京之前,已经有过了解了:
在万历朝鲜战爭爆发前,朝廷將驻扎南方的戚家军调往北方,准备进入朝鲜战场。
临行前,辽东经略宋应昌为激励戚家军奋勇杀敌,承诺將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