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南收复了如今倒好,咱们奉集堡既要防着铁岭、开原方向的建奴,还得时刻提防辽南的动静。这兵力分散得跟撒芝麻似的,万一”
李秉诚闻言,眉头皱得更紧了。
他何尝不知其中艰难
奉集堡虽有两万守军,可要同时兼顾三个方向的防御,确实捉襟见肘。
但作为一军主帅,他深知此刻最忌军心动摇。
“守忠!”
他猛地转身,甲胄发出铿锵之声。
“军令如山,岂容你我置喙熊经略用兵自有考量,我等只需恪尽职守便是。”
说着,他目光如电,直刺副将心底。
“莫非是陛下又欠了你粮饷不成”
王守忠顿时语塞,一张老脸涨得通红。
想起前些日子朝廷刚拨下的粮饷,连抱怨的由头都没了。
他讪讪地低下头,傻笑两声掩饰尴尬。
李秉诚见状,语气稍缓:“自萨尔浒一役后,辽东局势危如累卵。奉集堡若失,沈阳便成孤城。”
他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火台。
“你且看那狼烟台,一旦燃起,便是生死存亡之时。传令下去,各部务必严加戒备,哨探加倍派出。若因懈怠误了军情,就别怪本将翻脸不认人,要军法从事了!”
这话一说完,王守忠已明白其中分量。
他挺直腰板,抱拳应道:“末将这就去安排,定不让总镇失望!”
李秉诚点点头,目光重新投向远方。
至于方才副将的问题,辽南为何不守,李秉诚其实心知肚明。
不是不想守,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守。
自萨尔浒惨败之后,熊廷弼便彻底调整了辽东战略。
这位经略大人深知,以明军如今的战力,若再分兵驻守各处边堡,只会被建奴各个击破。
因此,他定下的方略,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‘龟缩’。
具体而言,便是‘并沈归辽,声援南卫’。
‘并沈归辽’自不必说。
当初趁着努尔哈赤攻打叶赫部的时机,熊廷弼果断收缩兵力,将沈阳与辽阳连成一线,总算稳住了局势。
如今沈阳已是辽东必守之重镇,绝不容有失。
而‘声援南卫’,却一直是个无奈之举。
所谓‘声援’,实则是‘放弃’。
熊廷弼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