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踏勘过辽南地形,深知清河、叆阳、宽奠、永奠等边堡孤悬东北,山势险峻,居民稀少,粮饷转运艰难。
若强行驻守,不仅难以固守,反而会成为建奴眼中的肥肉。
李秉诚还记得熊廷弼在奏疏中的话:“自展宽、永各堡,挂出东北角外,离边仅三十里,或十五六里,甚薄且逼,而险反在内。其谷民皆依山居住,它山耕种,村舍寥寥,无人民蓄积,以故年来贼弃不取。”
是啊,连努尔哈赤都看不上这块地,明军又何必白白浪费兵力
熊廷弼在奏疏上说得很明白:“臣初以贼窥南卫为虑,今山势险远如此,马难遽到,又以贼抢村屯为虑,今人民零落如此,入无所获,臣何敢聚一二万人马粮草,以启戎心”
与其让建奴轻易吃掉这些孤悬的边堡,不如集中兵力,固守沈阳、奉集堡、虎皮驿等要地。
待日后兵强马壮,再徐徐图之。
想到这里,李秉诚微微摇头。
副将的抱怨,终究是眼界太窄。
在这辽东危局之中,能守住奉集堡,已是万幸。
正在李秉诚沉思之际,身侧将官却是忽然惊呼起来了。
“不好了总镇,燃青烟了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,但见东北天际三柱青烟笔直冲霄,在铅灰色云层下显得格外刺目。
那烟色初时淡若游丝,转瞬便浓如泼墨,竟似三条青蟒绞缠着撕开暮色。
正是最高级别的警讯!
“三烟并举.”
李秉诚铁甲下的身躯骤然绷紧,指节捏得护腕咯吱作响。
他太熟悉这套预警体系:奉集堡外三道防线呈蛛网状铺开,最外围的台哨距堡十五里,其烽燧青烟每多一股,便意味着敌军规模翻倍。
如今这三股狼烟,分明昭示着建奴至少出动五个牛录的精锐!
城头顿时骚动起来。
瞭望塔上的军士猛敲云板,金铁交鸣声惊起一片混乱,
垛口后的弓手们不待传令,已本能地检查起箭囊。
李秉诚却盯着烟柱根部隐约闪动的火光。
台哨烽火台建在二十里外的制高点,既能俯瞰浑河渡口,又可监控通往抚顺的官道。
此刻既燃烽烟,说明敌军前锋距奉集堡已不足三十里!
“总镇,是否立即点燃狼烟向沈阳求援”手下千户急声请示。
李秉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