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
樱桃芭蕉今年落了明年开,可人的生命,却像泼出去的水,没了就是没了。
所谓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”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而修行也是真正的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。
这一切的转折点,是太渊道人在【黑白学宫】十周年校庆那日,对着天下人说的一句话——“修行有成者,可享二百天寿”,点燃了天下人的热情。
其实早有百姓猜测。
三四十年过去,当年襁褓里的婴孩已成家立业,连孙子都能打酱油了,可国师太渊真人依旧是那副青衣白面的青年模样。
眼角没添半分细纹,发间没染半点霜雪。
市井里早有传言,说国师是“活神仙”,能驻颜长生。
如今得了他亲口证实,修行的好处如惊雷般炸响,天下人的热情瞬间被点燃。
在华夏大地,餐风饮露、羽化成仙的传说一直存在。
寻常百姓一辈子困在田埂、作坊里,谁不盼着能多活几年,能看看更广阔的天地?
顿时,修行之风在这片大地盛行,武学、道功以各种方式在流传。
而在朝廷和百姓们共同的推导下,【黑白学宫】做到了在每一个县城都有分府。
至于其中的教导人员,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【黑白学宫】的学子都换了许多届,正好充任助教,教百姓些基础的吐纳、拳脚功夫。
由于要成为先天境界很难,毕竟要领悟武道真意,还得感知并破开“玄关一窍”,能做到的人几乎是万里挑一。
久而久之,不少人便转了心思。
既然成不了先天,不如让修行变得更“有用”些?
太渊道人瞧出了这股趋势,索性出面提出了“武学生活化”的概念。
在过去很多人心目之中,武学只是一种用来杀人的工具。
学成之后,武力非凡,与常人不同,能有仇报仇,可以怨报怨,甚至一些心思邪恶之辈,学得一身武艺,杀人越货,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。
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。
正是有了这种思想,千百年来,江湖武林和普通人的生活割裂开来。
江湖豪侠高高在上,飞来高去,视百姓如猪狗草芥,市井百姓则惧怕江湖人士,不敢与之有多大接触。
武学是真的只能杀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