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修平带队冲垮第一道人墙,卷毛长枪一挑,挑落个试图扔石块的小头目;
刚子俯身一刀,劈开拦路的木杆,四百铁骑如入无人之境,又冲破第二道防线。
那些被临时组织起来的流民队伍,在骑兵面前就像纸糊的一般,一碰就碎。
马蹄扬起的尘土里,不断有人倒下,不断有哀嚎响起。
韦修平的目光死死盯着远处那面插在土坡上的豹头旗——那是豹子哥的中军所在。
他双刀交错,劈开最后一名挡路的流民,声音在风中炸响:“加速!直取中军!”
四百骑兵齐声呼应,速度更快,马蹄声如雷贯耳。
流民大军的腹地被硬生生凿出一条通道,防线一道接一道被突破,豹头旗越来越近,豹子哥那张惊怒交加的脸,已经清晰可见。
在合适的战场条件下,古代骑兵对步兵的优势通常非常显着,这种优势虽并非绝对,也需高度依赖战术、地形和兵种配置。
骑兵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1. 机动性:骑兵速度远快于步兵,可快速迂回到步兵侧后发动突袭,或在战局不利时灵活撤退,掌握战场主动权。
2. 冲击力:重装骑兵(如欧洲骑士、蒙古重骑)凭借战马冲锋的动能,能直接冲垮步兵严密阵型,尤其对缺乏长矛、盾牌等反骑兵装备的步兵威胁极大。
3. 续航与追击能力:骑兵的持续行军能力更强,可通过袭扰消耗步兵体力,且在击溃步兵后能高效追击,扩大战果。
流民们这一路闯过来,早已习惯了用人海战术踏平一切。
城高墙厚的寨子,他们用人堆填;重兵把守的关隘,他们用命耗,仿佛只要人够多,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。
可唯独沧州平原那一战,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噩梦。
——三府联合骑兵像天降的惊雷,把他们困在野地里,马蹄踏碎了无数人的骨头,多少次人海冲锋都被铁蹄碾得粉碎。
那一战,骑兵的铁蹄不仅踏破了他们的阵型,更在每个人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。
从此再听见马蹄声,腿肚子先软了三分,哪里还敢对抗?往往是骑兵还没冲到近前,就已哄然四散。
此刻见韦修平带着四百骑兵如黑云压境般扑来,花大姐的脸“唰”地白了。
她攥着铁棍的手微微发颤,苍州平原的惨状瞬间涌上心头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