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地,这样我们才能有下一步的调查方向。”他看了一眼仍俯卧在地上的尸体,“死者身份一天不确定,
我们就无法了解他的社会关系,也找不到可能的作案动机,调查很难推进。
“
两人将勘查记录整理好,向等候在现场的陆川汇报。“扩大勘查共提取掌纹1枚、指纹2枚(完整1枚,残缺1枚)、足迹拓片18张、纤维样本8份、疑似血迹3处,金属碎屑2份、泥土样本5份、黄色塑料绳1段,”杨林
指着证物箱,“所有证物均需送实验室进行指纹比对、DNA检测、成分分析,目前暂未发现能直接指向嫌疑人或死者身份的重大线索。
“
陆川点头,语气平静:“辛苦你们了,先把证物送回支队,让技术科加急化验,务必尽快出结果。”他看向转运站周边,“同时安排人员走访小巷两侧的商户和居民,寻找更多目击者,调取周边3公里内的市政监控,重点排查
昨晚8点至凌晨5点的黑色SUV行踪。
“
阳光透过转运站的顶棚,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杨林和杨森将证物搬上警车,心里清楚,虽然这次扩大勘查发现了不少线索,但要解开案件谜团,还需要依赖实验室的精准化验和后续的走访调查。死者身份未明,嫌疑人踪
迹难寻,这场与时间赛跑,才刚刚开始。
警车驶离转运站时,杨森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小巷,想起那枚留在泥土里的残缺指纹??或许,这枚小小的指纹,就是打开案件真相的关键。他拿出勘查记录本,在“待化验线索”一栏郑重写下:“1.掌纹与烟盒指纹比对;2.
疑似血迹DNA检测;3.泥土成分分析;4.金属碎屑材质鉴定”,每一项都承载着揭开真相的希望。
回到刑侦支队后,两人将证物一一交给技术科,反复叮嘱要加急处理。技术科人员接过证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