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平,紫禁城。
初夏的微风带着的水汽,吹入重重宫阙,却吹不散武英殿内那沉凝如山的气氛。
龙椅之上,永乐大帝朱棣身着常服,指尖轻轻敲打着御案。案上,并非堆积如山的奏章,而是寥寥几份来自遥远天津卫港口的密报,以及一幅粗糙到几乎可称为孩童涂鸦的《寰宇海图》。
海图上,大明雄踞东方,轮廓清晰。而越过那片被称为“小西洋”的浩瀚汪洋,在图的极东之处,被人用朱笔,狠狠地画了两个圈,一北一南,旁边标注着两个刺目的名字:朱高煦、朱高燧。
司礼监太监和几位内阁大臣垂手立于下方,大气不敢出。他们刚刚禀报完了由皇家海贸船队带回的、迟来了将近一年的消息。
汉王朱高煦、赵王朱高燧,已于名为“北美”和“南美”的巨陆初步立足。汉王经历“滦河绞杀战”,大破土人,正欲建立“北美大都护府”。赵王于南境亦与西夷探险队有小规模接触,未分胜负。两位王爷共同上奏,恳请父皇……不,是恳请陛下,支援!要人,要粮,要工匠,要一切能扎根的东西。
消息太过震撼,以至于几位老成持重的阁老一时都失了言语。那两位王爷,竟真的在世界的另一端杀出了一片天地?
朱棣久久不语,目光始终落在那两个朱红的圈上,深邃得如同殿外的夜空。
“你们都下去吧。”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,“太子留下。”
“臣等告退。”众人如蒙大赦,躬身退出大殿,唯有体型肥胖的太子朱高炽,有些艰难地挪动了一下脚步,留在了殿中。
殿门缓缓合上,偌大的武英殿,只剩下父子二人。烛火跳跃,将朱棣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,仿佛一头蛰伏的巨龙。
“老大,”朱棣终于抬起头,目光投向自己的继承人,“说说,你怎么看老二老三这摊事?”
朱高炽深吸一口气,略作思索,谨慎地开口:“父皇,二弟三弟勇武开拓,于万里之外扬我大明国威,其志可嘉,其功……亦是不小。然,我大明如今北征蒙古余孽方歇,南抚交趾未定,国库虽丰,亦恐难支应两线如此巨耗。跨洋支援,万里波涛,十船粮秣能至一二已是天幸,所费钱粮恐如无底之洞。儿臣以为,当予嘉奖,然支援之事,或可……酌情、量力而行。”
这番话,是老成谋国之语,是户部尚书最愿意听到的话,稳妥,持重。
但朱棣听完,却缓缓摇了摇头。他站起身,走到那幅巨大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