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十三年秋,黔北的晨雾还未散尽,播州外围的娄山关已被一股肃杀之气笼罩。杨镕的次子杨斌正站在关城箭楼上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弯刀,目光扫过下方蜿蜒如蛇的山道。
“大哥,你说朝廷那点兵马,真能破了咱们这娄山关?” 杨斌侧头看向身旁的杨承武,语气里满是不屑。他脚下的关口,是播州祖辈经营百年的天险 —— 两侧是刀削般的悬崖,中间仅容一人一马通行,关墙用青条石垒砌,高达三丈,墙顶密布箭孔,墙下还挖了数道深壕,壕中插满削尖的木刺。
杨承武眉头微蹙,却也点了点头:“父亲说了,这娄山关是咱们播州的门户,别说沐晟带的那几万兵,就是再来十万,也得在这儿碰个头破血流。你忘了?三十年前,前元的军队来攻,还不是被咱们祖辈挡在关外三个月,最后粮草耗尽退走了?”
兄弟俩的自信并非没有缘由。播州地处西南深山,数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,土司们靠着险峻的地形,一次次抵挡住外来势力的进攻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战争就该是 “凭险据守,弓弩齐发” 的模样 —— 敌人要么顶着箭雨硬冲,要么困在山下束手无策,哪有什么其他打法?他们不知道,大明帝国的军工与工程能力,早已超出了这片深山 “信息茧房” 能想象的极限。
就在这时,山道尽头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,像是远方的惊雷滚过。杨斌猛地站直身体,眯眼望去,只见雾色中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黑影,不是预想中杂乱冲锋的步兵,而是推着巨大木架的工兵营士兵。
“那是啥?” 杨斌手指着前方,语气里多了几分疑惑。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明军的工兵已经在距离关口百丈外停下,熟练地卸下木架上的铁箱,矿师们拿着罗盘和标尺,在山崖下快速测量着什么。
“哼,想挖地道?” 杨承武冷笑一声,“这山崖全是硬石,他们挖到明年也别想挖通!传我命令,弓箭手准备,等他们靠近了就射!”
可明军根本没打算靠近。半个时辰后,矿师们确定了爆破点,工兵们将铁箱里的黑色炸药小心填入凿好的石孔,再用引线连接起来。随着一声 “点火” 的号令,几名士兵同时点燃引线,然后迅速退到安全地带。
“轰隆 ——!”
震耳欲聋的巨响瞬间撕裂了晨雾,娄山关两侧的山崖仿佛都在颤抖。杨斌和杨承武在箭楼上站立不稳,险些摔倒,耳边满是碎石滚落的哗啦啦声。等烟尘稍稍散去,他们惊骇地发现,原本狭窄的山道竟被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