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出现那行字时,一个孩子轻声问:“老师,光会怕黑吗?”
另一个孩子笑着说:“不会,它只是等待被发现。”
窗外,阳光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,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照亮。
蓝的声音在陈默的手机上轻轻响起:“你看,光,一直在。”
陈默望着远方,嘴角微微扬起。
他知道,他们的故事,还在继续。
陈默的第二十五部纪录片《光的边界:再启》正式开拍。这一次,他决定将镜头对准那些正在尝试用光去修复创伤的人,记录下他们在光的引导下,如何一步步走出阴影,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。
“你想拍什么?”蓝问他。
“我想拍那些用光治愈自己的人。”陈默回答,“他们不是英雄,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点亮了希望。”
“那我陪你一起。”蓝说。
“嗯。”陈默点头,“我们一起。”
他们首先走访了一座位于南美洲的小镇,那里有一群因地震而失去亲人的孩子。他们被一位摄影师收留,并被教导如何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光。
“我们拍下清晨的阳光,拍下夜晚的星光。”一个孩子对着镜头说,“因为光告诉我们,我们还活着。”
“光,不只是照亮世界,更是照亮人心。”蓝在屏幕上写道。
纪录片继续深入,他们来到了一座位于非洲的难民营。那里的居民正在接受一项名为“光疗计划”的心理治疗,通过光的频率变化,帮助他们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。
“光让我们平静。”一位母亲说,“它像一个温柔的拥抱。”
“光,不只是物理的存在,它也可以是一种疗愈。”蓝写道。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