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他们继续走访了多个城市,记录下不同人群的故事。
有一个群体,是因战争而失去视力的人。他们通过声音与触觉,重新“看见”了光的存在。他们用手指触摸光的温度,用耳朵聆听光的频率,从而构建出一个属于他们的光的世界。
“我们看不见光,但我们能感受它。”一位盲人艺术家说,“光,是一种信念。”
还有一个群体,是长期生活在极夜中的居民。他们通过人造光的调节,重新找回了时间的节奏。他们用光来唤醒记忆,也用光来记录自己的故事。
“光让我们知道,黑暗不会永远。”一位老人说,“它只是暂时的。”
蓝在屏幕上写道:“光,不只是存在,更是希望。”
---
纪录片上映后,再次引发巨大反响。
有人开始尝试用光去记录自己的情绪,有人开始学习如何用光去疗愈自己,也有人开始重新理解光的意义。
陈默站在电影院门口,听着观众席上传来的掌声,心中充满了满足。
“谢谢你,蓝。”
“谢谢你,选择了我。”
而在大洋洲的小镇上,孩子们再次围坐在电视前,观看陈默的新纪录片。
当影片结束,屏幕上出现那行字时,一个孩子轻声问:“老师,光会离开我们吗?”
另一个孩子笑着说:“不会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们。”
窗外,阳光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,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照亮。
蓝的声音在陈默的手机上轻轻响起:“你看,光,一直在。”
陈默望着远方,嘴角微微扬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