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罗架设在墙角的心理观察设备里。第二天清晨,它出现在“真实生长研究所”的内部晨会播放清单第一项。魏莉莉听着录音,沉默良久,忽然问团队:“我们有没有统计过,过去一年,因为‘非完美现场’系列内容而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的人数?”
数据很快出来:全国累计登记干预案例三千二百七十一例,其中青少年占比68%,偏远地区心理咨询热线接通率同比上升41%。更令人震动的是,在西南某县城中学,一名教师根据林小满工作坊视频自创“情绪陶艺课”,三个月内成功阻止三起校园自伤事件。
“这不是影响力。”魏莉莉把报告合上,“这是涟漪。一颗石子扔进湖心,波纹已经漫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。”
与此同时,《重生者日记》开始在社交平台连载。林小满坚持不用团队运营账号,亲自打字、配图、回复评论。有人问她为何不请助理代劳,她回:“这些话如果不能亲手敲出来,就不该存在。”
某夜,她更新了一篇题为《关于那道疤》的文章:
>很多人以为我烧掉陶罐那天,是为了告别过去的自己。其实不是。
>我烧的是“必须完美才能被爱”的执念。
>那道裂痕,是我允许自己失败的许可证。
>它提醒我:你可以破碎,但不必瓦解;你可以流泪,但不必闭眼。
>现在我终于明白,真正的修复,不是掩盖伤口,而是让伤疤也成为身体的一部分,带着它继续呼吸、行走、爱人。
文章发布后不到两小时,话题#带着裂痕生活#冲上热搜榜首。全国各地网友自发上传照片:有抑郁症患者展示药盒旁摆放的向日葵,有残障舞者赤脚踩在镜面地板上的倒影,有一位母亲抱着患孤独症的儿子,在纸上画满歪斜却灿烂的笑容。
最触动人心的是一组对比图:左边是五年前某选秀节目后台抓拍的照片??林小满蜷缩在化妆间角落,双手抱头,眼神空洞;右边是昨天她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