骁骑将军吕布以及游击将军孙坚,六人亲自驾驶战车,车下甲士随行,为倚仗前导送丧;又令令御史中丞张昭持节主丧,又遣侍御史及御史台令史十人陪同居中送丧。
送丧队伍前后皆奏响鼓吹,天子敕令太尉府属官及太尉的仪仗队送葬至墓地,在京官员除了少许身体不便之人,全部参与了下葬仪式。
将作大匠蔡邕将亲笔手书的《太尉杨赐碑》立于墓前,并代天子宣诏,追封杨赐为阌乡侯(wén),封邑一千户,谥曰文烈,由其子杨彪袭爵。
杨赐棺柩下葬后,御史中丞张昭作为主丧之人,私下里向杨彪传达了天子让他转告的话语。
“弘农杨氏,好为之!”
杨彪顿感不解,他看向张昭,希望张昭能透露一二消息,天子这已经是第三次告诉他“好为之”了,这究竟是有什么深意?
但是张昭并不理会杨彪的挽留和请求,只是登上了自己的马车离去。
杨彪心中涌出了些许不好的预感,但还是咬着牙,拉着三公曹尚书黄琬等人一同登上了自己的马车。
他不甘心于只让弘农杨氏三世三公或是四世三公,他想要让弘农杨氏永远都站在大汉世家豪门的巅峰。
杨彪的心思,旁人并不知晓,只是觉得弘农杨氏一时风光无两。
朝野上下,无人不感念天子对杨氏恩德之隆,心中不免充斥着艳羡之情。
三世三公的弘农杨氏,在汝南袁氏覆灭后,已然屹立于大汉世家之巅。
而杨赐又如此幸运,成为了太上皇的帝师,又得刘辩这位继任的天子信重,杨彪本人亦得官拜河南尹。
尽管杨彪需离职丁忧二十七个月,但谁都知晓,待杨彪守孝期满,迎接他的将是更加光明和平坦的显赫前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