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一个即将为“患者”解决困扰的“专业人士”。她朝模特露出一个极浅却异常温和、带着安抚意味的微笑,用刚刚练习得还算流利的韩语轻声说:“请放轻松,交给我就好。”
考核开始的指令响起,如同发令枪响。瞬间,实验室里只剩下工具轻微碰撞的声音、粉刷扫过皮肤的沙沙声、以及压抑而急促的呼吸声。时间开始以秒为单位流逝,紧迫感如同无形的鞭子,抽打着每个人的神经。
蓝溪没有立刻动手。她花了宝贵的几十秒钟,再次仔细观察模特的面部。不仅仅是那块胎记,还包括她整体的肤色冷暖倾向、肤质状况、五官轮廓特点、甚至在不同角度光线下的细微变化。她需要为一个完整的、和谐的自然妆面打下基础,而不仅仅是孤立地对付那块胎记。她的大脑飞速运转,如同一个高效的计算机,快速调用着这几个月来疯狂吸收的所有知识:色彩理论、光学原理、皮肤肌理、产品特性…
首先,是底妆。她选用了极其轻薄的、带有微弱光泽感的妆前乳,均匀涂抹,为后续步骤做好准备。然后,她没有直接使用厚重的遮瑕去覆盖胎记,而是先用了非常少量、质地水润的、略带暖桃色的修正液,点在胎记的青色位置,用指腹的温度极其轻柔地拍打开,利用色彩互补原理,先中和掉一部分突兀的色差。这个过程需要精准的控制力,用量多一分会显色,少一分则无效。她的手指稳定得惊人,眼神专注得像在进行微雕手术。
接着,她选用了一款遮盖力中等但延展性极佳的粉底液,用湿润的海绵蛋快速而均匀地在全脸拍开。在胎记区域,她采用了“少量多次”的叠加方式,每一次都等待前一层稍微干透再上下一层,层层叠加,逐步覆盖,避免产生厚重结块的面具感。她的动作流畅而高效,没有丝毫犹豫或浪费。
然后,进入了最关键的、针对胎记的精准遮瑕阶段。她拿出了那盒如同百宝箱般的多色遮瑕调色盘。根据胎记被粉底初步覆盖后残留的、隐约透出的青灰调子,她选用了一款比模特肤色略浅、带有极细微暖黄调的膏状遮瑕产品。她用一把尖端极细、几乎只有几根毛的精密遮瑕刷,蘸取微量产品,在手背上调整用量,然后以一种近乎刺绣般的精准和耐心,一点点地将遮瑕膏覆盖在胎记的精确轮廓上,并小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