翼翼地用刷子尖端将边缘与周围皮肤晕染融合,直至界限完全消失。
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和时间。她需要屏住呼吸,手腕悬空,依靠极细微的肌肉控制力来完成。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,她也无暇擦拭。她的整个世界仿佛缩小到只剩下那毫米见方的区域,那块需要被“修复”的、不完美的皮肤。一种奇异的、高度集中的平静笼罩了她,所有的紧张和杂念都被排除在外,只剩下眼、心、手的高度协同。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中,她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、近乎执拗的满足感——一种将“不完美”归于“完美”,将“异常”融入“正常”,将“瑕疵”彻底“消除”的、创造秩序与和谐的强烈冲动。
当那块胎记终于在层层精妙的色彩修正和遮盖下,彻底消失在均匀的肤色之中,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时,她几乎要长出一口气。但她没有停顿,时间仍在飞逝。
她迅速进行定妆,用透明的蜜粉轻扫全脸,确保遮瑕部位牢固不移动。然后,她开始妆面的其他部分:用极淡的大地色系眼影勾勒出自然的眼部轮廓,刷上纤细的睫毛膏让眼神更有神采;选用柔和的杏粉色腮红,轻扫在苹果肌,提升气色;最后涂上与腮红同色系的、水润感的唇彩。整个过程中,她始终牢记“自然通勤”的主题,所有色彩和线条都力求柔和、清淡、仿佛天生,绝不喧宾夺主,重点依然是那张完美无瑕、却看不出厚重妆感的底妆。
当时结束的铃声响起时,她刚好为模特的唇部点上最后一点光泽。她放下工具,后退一步,心脏这才后知后觉地开始狂跳,几乎要撞出胸腔。
教授们开始依次巡视评分。他们拿着评分表,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位模特的脸,有时会凑近仔细查看遮瑕的贴合度和边缘融合情况,甚至会用指腹轻轻按压测试牢固度。空气再次凝固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。
当评审组来到蓝溪的操作台前时,她的呼吸几乎停止了。几位教授围着她的模特,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,低声交换着意见。尹教授拿起一个小型放大镜般的工具,仔细检查了胎记原本所在的位置,然后又看了看模特整体自然清透、毫无破绽的妆效,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。她甚至温和地问了模特一句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