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 但实际操作却是有难点的,嫩豆腐焯水易碎,需要很高的控制力,老豆腐又难以快速入味。
控制力是黎大厨多年修行的体现,而老豆腐,他则是用了针扎的处理方式,让老豆腐上多出了一些孔洞,方便糖的味道进入。
短短十分钟,在不依靠任何配菜的情况下,只通过手法处理,就能最大程度烘托豆腐的味道,足以可见黎志安经验之老道,涉猎之广泛。
众人品尝完后进入了评分环节,思虑再三后,谭知风,洛树荣打出拒绝牌。
其余五人一致通过。
谭知风的理由是,味型处理的很好,但老豆腐还是有点没入味,影响了层次。
洛树荣的理由是,调汁可以更加优化,在酒味,甜味,咸味之外,可以用八角花椒等香料...进行配香,层次会更好。
黎志安自己也明白「色」「香」「味」中香味稍稍逊色了几分,但时间太紧了,而且他本身在香料这一块,处于一个标准水平。
贸然使用不如不用,再者料理也不是完全没有香味,酒香虽淡但也能托起这道豆腐!
看着最后自己这边亮起的通过,黎志安大厨拿过毛巾擦了一把汗,就近找了把椅子坐下。
“哎呦,可算结束了,再不结束我这把老骨头真撑不住了。”
说着,他又猛灌了一口啤酒,整个人长舒了一口气...然后将目光投到了王青锐这边。
王青锐最终的料理是一道「包豆腐」。
将豆腐通过精湛的刀工处理成豆腐皮,然后快速油炸后,放在炭火上烘烤,最终形成类似「千张」的模样。
然后将豆腐制作成豆腐辣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