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都是他特意找来给田修文跟福平看的,既然他们两人已经决定好了未来要走的路,这些都是必须要熟悉的,有助于他们未来走得更好更稳。
早练后的田修文跟福平齐齐来到林四勇家。林四勇指着条文,耐心地给田修文和福平讲解:
“田大哥,平哥儿,你们看,这是关于窃盗的律条,赃物价值不同,量刑也不同……这是户房掌管的口赋、田税征收细则……”
又指着另外一条:“这是关于户婚田土纠纷的诉讼流程,须得先经乡老、里正调解,不成方可诉至县衙……这是刑房缉拿人犯后,录供、移交的规条,一步都错不得......”
田修文听得极为认真,他走镖多年,经验丰富,但多是江湖规矩,对官府明文律例确实知之甚少。此刻他拼命学习这些至关重要的知识,不时发问:“四勇,若遇当街斗殴,是先行制止,还是即刻鸣锣报官?”
“这要看情形。”林四勇解释道,“若事态紧急,伤及人命,自当先行制止,但需注意分寸,不可伤人过重。事后须立即报官,陈明原委。若只是口角之争,则以劝解为主,同时使人报官。”
福平也努力听着,虽然许多律条对他而言还过于深奥,但四叔清晰的讲解和大舅切中要害的提问,为他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他连忙问道:“四叔,那若是抓到了贼人,该如何处置才算合规?”
林四勇赞许地看向福平:“问得好。擒获贼人后,不可私刑拷打,应当立即送交坊正或差役,并请周边乡邻作证,陈述捉拿经过。最重要的是人证物证齐全,程序无误。”
就这样,三人一问一答,气氛热烈。田修文不时分享自己走镖时遇到的类似情况,与林四勇探讨若是依照官法该如何处理,与江湖规矩有何不同。福平则在旁认真聆听,偶尔提出自己的疑问,在互动中逐渐理解这些枯燥的律例条文。
理论需结合实践。田修文深知“崭露头角”的重要性。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