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 择主利诱,献女巴结
在漠南草原的东部,科尔沁部的疆域如同一只展翅的雄鹰,横亘在广袤的天地间。
其东邻扎赉特部,西接扎鲁特部,南抵内喀尔喀五部,北望黑龙江流域,东西绵延八百七十里,南北纵贯两千一百里,草原、河流、森林交织其间,构成了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。
这般广袤的地域,不仅孕育了科尔沁部的赫赫威名,更让它在漠南草原的权力格局中,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能占有如此广袤的土地,还是因为科尔沁部的人,本就是黄金血脉。
并且可追溯至蒙古帝国最辉煌的年代。
当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,将英勇善战的二弟合撒儿分封于额尔古纳河、海拉尔河流域的呼伦贝尔大草原,以及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地,合撒儿由此成为“东道诸王”中最具实力的一支。
为护卫大汗的安全与权威,成吉思汗特意扩编了一支精锐的带弓箭护卫军,名为“豁儿臣”。
在蒙古语中,“豁儿臣”意为“弓箭手”,象征着忠诚与勇武。
随着时光流转,“豁儿臣”这一军事机构的名称,逐渐演变成合撒儿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。
历经数百年的繁衍生息与部落融合,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科尔沁部。
然而,到了天启元年,这个曾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部落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。
此时的科尔沁部,虽仍是漠南草原上仅次于察哈尔部的第二大势力,号称拥有“控弦之士十万”,但实际上,由于部落内部的分散与资源的限制,能够真正动员起来的精锐骑兵,不过两三万而已。
更严峻的是,在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强势压制与建州女真的不断渗透下,科尔沁部的内部,早已暗流涌动,呈现出明显的分裂之势。
亲建州派是其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,为首的便是嫩科尔沁的领主,博尔济吉特氏(孛儿只斤氏)的奥巴台吉。
奥巴知晓察哈尔部对科尔沁的觊觎已久,而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又频频释放善意,不仅通过联姻巩固关系,更承诺在察哈尔部施压时给予支援。
在奥巴看来,依附日益强盛的建州女真,既能对抗察哈尔部的威胁,又能借助建州的力量扩张自身势力,是眼下最务实的选择。
观望派则以科尔沁右翼的明安台吉等人为代表。
他们既不愿彻底倒向建州女真,担心